兩星期前黃毓民在立法會上演掟蕉事件,自言要衝擊一池死水的議會文化,事後在電視節目上公然表示自己的行動是有計劃,有預謀,絕非一時衝動,目的是要羞辱特首云云。面對千夫所指,社民連中人全無悔意,硬要為掟蕉行為賦予偉大意義。特首在星期五突然宣布從善如流,增加生果金,社民連更難掩亢奮之情,長毛詩曰:「一蕉掟出新世代,半式已救老人家。」
公眾人物言行 具示範作用
可是政治是一天嫌長,星期六發生李卓人被拳毆及塞蕉入口事件,輿論馬上一面倒,將街頭阿伯的暴力與立法會掟蕉事件相提並論,這完全可以預計。理大犯罪學學者黃成榮指出,議員掟蕉後,近期有市民持蕉遊行,令人潛移默化模仿,黃成榮指施襲老伯可能係有樣學樣,見黃毓民掟蕉佢又掟。臨床心理學家羅志華指出,長者比年輕人更固執己見,容易投入極端對立角色,對異見者採取激烈對待。蔡子強認為,議員或公眾人物的言行,會對公眾產生示範作用,議員固然能夠用激烈行動表達政見,但批評應要考慮這類行為會產生示範作用。當然,最直接是問問這位58歲姓孫怒漢。報章有一段報道說:「據知,警方事後問及他何以用蕉掟人及餵人時,他稱是睇電視見到黃毓民掟蕉,學返嚟!」古哲學家柏拉圖早就指出,特殊的事物永遠有完全相反的對立面。一個人被看成是美麗之時,另一人會說見到他是醜惡。五呎的人對四呎高者是高人,對六呎高者是矮仔,如此而已。
建制派譴責 泛民劃清界線
筆者兩星期還未評論掟蕉事件,主要是有其他更應評論之事,也是想看看其他評論者能否跳出二分法的思維。結果自然失望。開始的時間,揸筆的人跟紅頂白,驚嘆於掟蕉帶來的視覺效果,以為真的是議會新世代的來臨。幾天之後,建制派組織了譴責之聲,漸成交持之勢。到上星期陳老太千里發文,顯示一直低調的泛民主流對掟蕉的出位不單不認同,而且劃清界線。另有一位執業律師在《明報》發表文章,表示從法律角度及同類事件的先例而言,掟蕉行為,應交法庭裁決,受到建制派及泛民主流一齊針對的社民連,其實已經處於四面楚歌的險地。上周五特首在生果金事件上退讓,一時間掟蕉有理再有立足之點,但街頭怒伯蕉塞李卓人,又會再令到未來的評論走勢,出現了一片譴責掟蕉事件的浪潮。
王岸然
http://www.hkdailynews.com.hk/news.php?id=10086
Wednesday, October 29, 2008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